風乾土與軟陶的差異?如何在兩者間選擇?//下篇

上一篇文章「風乾土、軟陶簡單說」,簡單的分享了風乾土與軟陶的差異,不知道你心裡比較喜歡哪一種呢?

統整完之後,還是覺得軟陶在綜合分數上更好呢!

但為什麼最後我還是選擇使用風乾土呢?那就看下去吧!

決定使用風乾土的關鍵是在實際嘗試過軟陶之後作出的決定。

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 使用前的搓揉太費力
  • 軟陶的質感不符合我的喜好
  • 軟陶能做到的風乾土也能做到
  • 軟陶太貴了

接下來細談更詳細的原因吧:

使用前的搓揉太費力

就像前面提到,我是一個非常注重使用體驗的人,軟陶雖然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慢慢操作,保存上也不用特別擔心,但在使用前的搓揉軟化的步驟對我這種力氣不大的人還說來說非常麻煩又煎熬,還沒開始我的力氣就快被用盡了,而且嚴格來說軟陶在操作上也並非完全沒有時間限制,像在冬天這種空氣比較冷的時候,過一段時間就會回復成軟化前的質地,雖然還是可以操作,但需要比較小心,但其實我相信這個問題等到熟練是可以解決的,大家如果還是想嘗試軟陶,不用特別在意,稍微注意可能有這個問題就好。

軟陶的質感不符合我的喜好

我對於自己的作品有些許的強迫症,尤其是質感上跟顏色上的製作,在追求「小」的同時也想呈現「像」這件事。軟陶由於材質的關係,沒辦法呈現我追求的那種粗糙感(實在是有點難形容),打個比方,同樣是使用牙刷製造質感,樹脂土做一次就能夠達到粗糙的效果,但軟陶因為比較Q的關係,牙刷要使用很多次,或是用比較堅硬的東西,才成呈現出差不多的質感。總之,在成品的部分因為個人喜好的關係沒有很喜歡。

軟陶能做到的風乾土也能做到

就如前面所提到,軟陶因為聚集高的延展性與無限制的製作時間,有許多特殊技法是風乾土做不到的。以花條為例,花條像一種日本糖果一樣,把想要的圖案做成一個長條的切面,完成後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通常使用在向肉片、檸檬切片、鮭魚切片等等地方,非常方便!

風乾土玩家在面對這些題材的時候,就需要動動寶貴的腦袋,無法使用花條技法,或許可以改用模型、不同媒材互相混合等方式,只要想要,沒有事情是做不到的。

軟陶太貴了

由於無法使用壓克力顏料混色,以軟陶作為創作媒材,勢必要購買不同顏色的土,軟陶一個大約50g,5x5cm小小一包大約$100左右,光是製作麵包以土色為主的題材,可能會需要買四包左右的土,如果我需要製作漢堡,裡面想要製作青菜、番茄、起司等等,又會需要再多買四包土,對目前沒有工作的我來說,負擔著時頗大的。

以上的綜合考量下,我決定使用風乾樹脂土作為我目前主要的創作媒材,或許哪天我也會再加上以軟陶創作,畢竟軟陶得好是不能忽視的,但如果你跟我有相同的考量點,也可以思考何者比較適合自己使用。

這次的分享不知道對想挑戰袖珍黏土的你、正在猶豫要不要換媒材的你一點幫助呢?如果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如果有問題的話歡迎跟我討論喔!以想要了解的主題也可以許願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