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初學者專區/袖珍黏土常用工具開箱 袖珍黏土常用工具開箱一公分手作19 4 月, 2024初學者專區, 關於工具 之前跟大家分享「新手黏土工具指南,不花錢也可以做好袖珍!」,那篇文章分享不用花錢,家裡也一定能找得到的工具們,為什麼入門一項新的興趣一定要花大錢對吧? 這一次的文章「袖珍黏土常用工具開箱」,主要是分享我喜歡使用的那些「需要花錢購買」的工具們,人家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你使用免費工具與袖珍黏土確認過眼神,對袖珍黏土有一定的興趣,就可以考慮入手適合自己的工具們了。接下來這篇文章會按照我的使用頻率,由多到少進行較詳細的介紹,也會提到一些我平常會用它來做什麼事情,方便大家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些工具,避免花太多冤枉錢喔! 以下這些工具們,在一公分手作商店皆有販售,歡迎點選連結查看及購買喔! 前往商店 常用工具 細節針 顧名思義,就是拿來處理一些細節上的質感調整啦。 細節針是我平常在塑形時最常使用的工具,也是如果打算從家中的免錢工具「牙籤」中,晉升為專業工具持有組的大大們,可以優先考慮入手的第一個工具。無論是製造很淺的小凹洞:使用細節針輕輕地在還濕潤黏土上點一下,就能做出草莓上籽的質感;或是大膽地在黏土上壓出痕跡,並在黏土乾燥前調整出較鋒利的邊緣,製造出像之前分享的古早蛋糕上又深又寬的切痕。 無論是何種形狀的塑形,只要力氣控制得好、運用得宜,上手後都能簡單又方便的使用細節針製作出來。 另外,很多人應該對於那種書局販賣,約五隻一套的塑膠黏土雕塑工具(通常是綠色或黃色的)不陌生吧? 在實際運用在製作袖珍黏土上後,我不是很建議使用那種工具,雖然因為有多種的款式方便製造不同的形狀,但在尺寸較小、講求細小質感與形狀處理的袖珍黏土製作上,不太適合使用這些大尺寸的工具。在購買工具前,建議大家可以先思考自己想要的作品尺寸與主題,再決定是否要購買。 黏土壓板 當需要製作片狀黏土時,黏土壓板是非常好用的工具。 在工具本身的設計上,兩端突起的形狀也方便拿取使用,壓板上也有同心圓與尺寸標註的圖案,如果有需要統一尺寸的話,可以非常方便地直接用目測的方式判斷。 在形狀塑造的使用上,由於利用具硬度的大範圍面積擠壓製作片狀黏土,能方便又快速的製造出「厚度平均」的片狀黏土,非常適合還不太會控制力量,須在黏土乾燥前,快速製作出想要形狀的新手使用;如果要製造出多片等高的黏土,也可以利用兩個一樣高的物體(例如冰棒棍等等)放在兩側,再使用黏土壓板,就能很精準的製作出多個一樣高的薄片,這個訣竅通常都在製作多層的海綿蛋糕上使用。 薄刀片 薄刀片的運用就像是美工刀或筆刀一樣,主要是作為切割工具使用。 特色在於薄刀片有分為非常多種長度,有5, 10, 15, 20cm,根據作品的大小可以選擇適合的長度,而在袖珍的製作中,我認為最方便的尺寸是10cm的薄刀片,一方面比起5cm的薄刀片,有比較多空間讓手可以握著操作;另一方面在製作比較細碎的粒狀物,像是碎堅果等等,也能很方便地一次多切一些碎粒,加快製作上的速度。 當能熟練的運用黏土創作作品後,大家很可能會跟我一樣,延伸出許多自己習慣的製作方式,像是等黏土乾燥硬化後進行加工,比起美工刀,我更喜歡使用薄刀片:若在黏土乾燥硬化後,使用美工刀或筆刀裁切,由於刀片與黏土的接觸面積小、且有刀片斜度使受力不平均的問題,很容易在切的時候直接噴飛,然後從此掉到黑洞裡再也找不到了,因此我更習慣使用能更好控制受力均等的薄刀片進行裁切,如果你在裁切時常常也會有噴飛的問題,也可以嘗試使用薄刀片,搞不好能有所改善喔! 鑷子 如果你的作品有很多零件,例如便當、上頭有裝飾的蛋糕等,每次使用手進行組合與黏貼時,總是沒辦法把多東西放到想放的位置上,那你就需要一隻適合的的鑷子! 為什麼要特別提到「適合的」鑷子?不是因為有些鑷子不好夾或不好使用,而是製作袖珍黏土時,挑選鑷子也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像是美妝用鑷子有分拔眉毛的跟夾粉刺的一樣,手作用鑷子有分平頭、圓頭、尖頭等等,當製作細小的袖珍黏土時,我更建議使用夾頭越尖的鑷子越好,能夠精準的夾取跟定位,有的時候我還會偷懶,直接拿來當作細節針使用(還有雙頭呢!)。但在使用時要注意不要刺到自己,我就常常被自己的鑷子刺到,傷口真的是超級痛的(還是雙頭的呢!) 雙頭細工棒 雙頭細工棒不同於細節針,兩邊的造型都非常方便塑形時使用,帶曲線的那頭通常我都拿來製作圓形邊緣的調整,或是流線型形狀的塑形,例如蛋糕邊緣、製作肉排這種不規則形狀的東西;另一頭是帶有斜角的圓形形狀,這邊我比較少使用通常是用來挖比較大的元洞使用、或是想要比較鋒利的圓形斜角,也可以利用它特殊的形狀,大家可以自己發覺他的美好,也歡迎喜歡使用的大大們分享自己是如何使用的! 雙頭細工棒我覺得最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搭配「液態黏土」的挖取、調色等使用,特殊的流線形狀,可以簡單地取出適量的液態黏土,調色時也可以很快速地讓顏料跟黏土混合。如果你有看過我使用液態黏土的相關影片,一定會看到我使用雙頭細工棒來操作,因為真的是超級好用的! 迷你切圓器 相信很多人看到迷你切圓器會很心動,在一公分蝦皮賣場中,也是迷你切圓器的銷售最好。如果你的創作主題是像蛋糕、麵包這些精緻漂亮的點心或料理,那你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工具!但像我製作由許多較為細碎且多元形狀的食材組成的台灣料理,迷你切圓器相對就不是那麼重要的工具了,近期我使用迷你切圓器,就是在小蛋糕製作中,蛋糕體的形狀塑造使用,不得不說,製作主要部分形狀較為簡單的蛋糕,這種工具真的非常好用又方便。 其他工具 桿棒 想製作片狀黏土時除了前面提到的「黏土壓板」,另一個可以使用的工具則是「桿棒」。 不同於黏土壓板能製造出「厚度平均」片狀黏土的特性,桿棒更能夠製作出非常薄的薄片,像是製作葉片或花瓣等等。壓板雖然能很方便的製作片狀物,由於利用大片面積擠壓黏土,很難將黏土做得非常薄,這個時候我就會使用桿棒輔助,更加省力且方便。 手動鑽頭 終於來到最後一種工具「手動鑽頭」啦!這個工具主要是進行一些比較後期或是額外的加工,像是兩要製作吊飾,就可以直接利用手動鑽頭在有事先預留打洞空間的作品上打個洞,放入C環跟鑰匙圈,自製獨一無二的吊飾。另外之前我在製作臭臭鍋鍋具的時候,也有利用手動鑽頭來鑽出鍋子上的通氣口,記得當初有很多人詢問洞是怎麼鑽出來的,答案就是「手動鑽頭」喔! 一公分最後大加碼 亮光漆跟消光漆 除了上述的工具們,還有除了黏土之外,也相當重要的東西,在正式完成前,每件作品都會用到的保護漆,分為亮光跟消光漆。許多人都知道樹脂黏土的致命缺點之一:蟲蛀與水蝕,想要避免這兩個嚴重的問題,絕對不能少了保護漆,一般而言,完成作品我都會薄擦兩層消光漆,再視想要的質感決定是否要補擦亮光漆,像是具有水分的水果、湯汁等等,就是亮光漆出場的時候。 液態黏土 另外,很多人看到前面我一直提到「液態黏土」,還有蝦皮賣場中的「液態黏土」,都會很好奇這到底能拿來做什麼,就讓我在最後跟大家簡單分享這神奇的東西吧!液態黏土就是濕濕的黏土,通常我都用來做像巧克力、糖霜(可以參考一公分手作IG的作品們)這種帶霧面的質感。一公分手作商店所販賣的液態黏土,是乾燥後會變成透明的,因此在使用時要用壓克力顏料先調成想要的顏色再製作,如果你的創作主題是以甜點為主題,那絕對不能錯過他。 如果不想特別購買液態黏土,也可以直接拿黏土混入少量的水,均勻混合溶解,也能製造類似的質感,但當然成品還是不如液態黏土,僅能作為一種替代方案,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以上的分享希望能讓大家了解這些工具們的用途,讓自己能釐清需求後再購買,避免踏上白花錢去做新的嘗試,最後發現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冤枉路。如果你很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更多喜歡袖珍黏土、或是對袖珍黏土有興趣的朋友們,如果對於袖珍黏土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直接在貼文上留言,或是私訊一公分手作的IG, Facebook喔! 這次的分享就到這邊,下次再見啦! 追蹤一公分手作